荧光定量PCR仪可检测低至1.5倍的基因表达差异。该系统支持广泛的基因组学应用,例如分析基因表达、microRNA 和非编码 RNA、拷贝数变异、药物代谢酶和蛋白质表达、SNP 基因分型以及突变检测。

在使用荧光定量PCR仪时,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,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正常使用:
1. 仪器校准和维护
定期校准:确保仪器在使用前经过定期的校准和验证,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。
维护保养:定期清洁光学系统和样品仓,保持设备内部清洁,避免污染,影响测量精度。
检查反应板:确保反应板无损坏,且孔位正确,避免影响反应效率。
2. 试剂准备
避免污染:在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样本、试剂和仪器的交叉污染。最好在无菌条件下操作,并使用专用的移液器。
试剂的保存和使用:根据试剂的要求保存,避免过期或保存不当导致试剂活性降低,影响PCR效果。
反应体系优化:使用合适的缓冲液、引物、探针等,并根据实验需要进行优化。
3. 样品和引物设计
引物设计:确保引物特异性高,避免二聚体或发卡结构的形成,减少非特异性扩增。
样品浓度:确保模板DNA或RNA的浓度在仪器检测的最佳范围内,避免过高或过低浓度影响结果。
4. 反应条件设置
程序设定:根据实验目标选择合适的循环程序,优化退火温度、扩增时间和反应体系,以获得最佳的扩增效果。
反应体系:确保每个反应管内的成分、体积都准确无误。最好使用试剂盒推荐的配方。
5. 数据分析
荧光信号监控:实时监控荧光信号的变化,确保在适当的循环次数后开始采集数据,避免过早或过晚的数据采集影响结果。
参考基因选择: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进行数据归一化,以消除样品间的差异。
标准曲线:建立标准曲线时,确保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均匀分布,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。
6. 实验环境
温度控制:确保实验环境温度适宜,避免高温或低温影响试剂或样品的稳定性。
仪器稳定性: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剧烈震动,避免影响PCR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。
7. 常见问题排查
无扩增或信号过低:检查样品质量、引物设计、反应体系和仪器设置。
非特异性扩增:调整退火温度,优化引物浓度,检查样品的纯度。
通过注意以上事项,可以提高荧光定量PCR实验的成功率和数据的可靠性。